(通讯员 王欣彤 于江霞)为精准对接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工业工程人才的核心需求,并探索以高水平学科竞赛为牵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,经济与管理学院于6月20日在南校区信远楼Ⅱ区324报告厅举办工业工程专业深度解读活动。

活动特邀兼具深厚产业实践与产教融合经验的实战专家——上海绿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晚华先生担任主讲,旨在帮助学生洞悉专业价值、明确能力目标,为未来参与专业竞赛及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。
活动伊始,杨挺老师系统梳理了工业工程专业的行业应用领域,为理解其企业价值打下基础。
随后,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寅林介绍了主讲人李晚华老师。李晚华老师不仅是企业首席专家,更身兼上海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要职,是荣获“中国行业领军人物奖”的业界翘楚。其18年制造企业实战经验与16年工业工程产教融合实践经历,尤其在“工业工程+数智化”领域的深厚造诣,使其成为解读企业人才需求与培养实战能力的权威声音。
活动中,李晚华老师紧扣数字化浪潮,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,强调工业工程在数据产生与管理中的基石作用,是推动标准化、精益化、信息化和最终实现智能化的关键引擎。在阐述专业核心时,他精炼出“思维、方法、数据”与“场景、道具、实操”两大关键标签,着重突出其培养的系统性思维、科学方法论及数据驱动能力。他指出,工业工程人才是企业降本增效的“CPU”“省钱行家”和“平衡专家”,其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性、实践性以及与“人”高效协作的交叉学科优势,正是当前企业迫切需要的核心素质。
交流环节,于江霞老师鼓励学生,应结合兴趣与未来企业需求导向及竞赛能力要求,理性规划专业选择与发展路径。
本次解读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工业工程专业的认知,更精准锚定了企业所需的数字化、实战型人才能力模型。通过引入业界顶尖专家的实战洞察,并关联学科竞赛的实践价值,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索欲。这为我校工业工程专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、以竞赛为重要抓手,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,提升人才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,进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,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强劲的动力。